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本文目录一览:
- 1、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
-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
- 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之欣赏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 4、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案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
1、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乘法》小学乘法说课稿范文 说教材 内容概述:《分数乘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掌握整数乘法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究与合作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导入方法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2.把O.2+0.2+O.2+O.2改成乘法算式。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4、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因为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质数的倍数就都是合数,只要在数字表上依次划出质数的倍数,剩下的就是质数了。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教材第24页用排除法动手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内的质数读一读。
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之欣赏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充分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从而吸引学生注意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中,我由图形的美引申到生活中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既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与设计》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数种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 教学准备 教具:图案资料。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 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轴对称 旋转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 (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作为《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轴对称、旋转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观察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教案【一】 教学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身设计图案。3.同学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因数和倍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案模板: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确保能够正确进行通分操作。 通过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迅速准确地确定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理解判断分子分母扩大倍数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复习引入: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分享解题思路,复习分数基本性质,为通分概念的引入做铺垫。教学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例4,理解将不同分母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过程。强调公分母的概念,探讨选择简便公分母的重要性。
还可以用扩倍法、约分法求最小公倍数 总结。 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找最小的公倍数?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通分与最小公倍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首先感谢三所学校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
《通分》教学设计 孝感市开发区三利小学 汤进兵 教学内容: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知识再创造的过程,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培养共同合作能力。
网友留言